更新时间:2024-07-05 21:37
霜害,是指在温暖的季节里,土壤表面或植物表面的温度下降到足以引起植物遭到伤害或者死亡的短时间的低温冻害。
霜冻害是低温引起的植物冻害。当发生霜冻时,如果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少,可能不出现白霜,则称为黑霜;反之,出现白霜时,大多数作物也不一定反映有霜冻害。另外,霜冻害是发生在一年中温暖季节里的现象,在北半球温带里,更确切地说是发生在春、秋转换时节的现象。在一些农民种植产业中,对农作物有极大的危害。霜本身对植物既没有害处,也没有益处。通常人们所说的“霜害”,实际上是在形成霜的同时产生的“冻害”。
霜冻在秋、冬、春三季都会出现,是指空气温度突然下降,使植物体温降低到0℃以下而受到损害甚至死亡的农业气象灾害。它与霜不同,霜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并且地面温度低于0℃,在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有霜冻时并不一定是霜。每年秋季第一次出现的霜冻叫初霜冻,翌年春季最后一次出现的霜冻叫终霜冻,初终霜冻对农作物的影响都较大。
1、温度下降到0℃以下时,细胞间隙建的水分形成冰晶,细胞内原生质与液泡逐渐脱水和凝固,使细胞致死。
2、解冻时细胞间隙中的冰融化成水很快蒸发,原生质因失水使植物干死。
园林植物的危害
霜冻对园林植物的危害,主要是使植物组织细胞中的水分结冰,导致生理干旱,而使其受到损伤或死亡,给园林生产造成巨大损失。
对农作物的危害
玉米、大豆、棉花等秋收作物在成熟前对霜冻非常敏感。以玉米为例,如果在灌浆期遭受早霜冻,不仅影响品质,还会造成减产。当气温降至0℃时,玉米发生轻度霜冻,叶片最先受害。玉米灌浆的养料主要是叶片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受冻后的叶片变得枯黄,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产生的营养物质减少。由于养料减少,玉米灌浆缓慢,粒重降低。如果气温降至零下3℃,就会发生严重霜冻,除了大量叶片受害外,穗颈也会受冻死亡。这样不仅严重影响玉米植株的光合作用,而且还切断了茎秆向籽粒传输养料的通道,灌浆被迫停止,常常造成大幅减产。初霜冻出现时,如果作物已经成熟收获,即使再严重也不会造成损失。